珠海横琴新区市政基础设施I标段城市综合管廊工程
质量管理及创优经验介绍
一、工程概况
珠海横琴新区市政基础设施I标段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包括中心南路、环岛东路中段综合管廊及一座控制中心,综合管廊建设总长度12.515公里,工程总投资91382.19万元。其中环岛东路中段为三舱式综合管廊,长5.440公里;中心南路为两舱式综合管廊,长7.075公里;控制中心总建筑面积1048.27m²;综合管廊平均埋深约5-11m,宽度为4-10m,综合管廊内分期实施给水、中水、电力等6种管线,设置通风、排水、消防、监控等系统。通风、排水、消防、监控系统由控制中心集中控制,实现全智能化运行。
项目平面示意图
工程于2011年6月1日开工建设,2014年9月26日竣工验收,工程报建手续齐全、合法,施工图审查合格。施工过程中无质量、安全事故,无环境污染、无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工程验收、竣工备案程序、各专项验收符合程序要求。
工程质量目标:鲁班奖
工程建设相关单位:
建设单位: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中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勘察及设计单位: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珠海市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监督机构:珠海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
二、工程主要特点、难点
1、工程特点
(1)工程于2010年开始规划设计、2011年开工建设,为《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的编制提供了宝贵经验。
(2)将市政管线由“平面错开式”向“立体集约式”布置,减少了“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综合管廊建设经验。
(3)首次将220kV电力电缆纳入综合管廊,节约城市用地15公顷,直接经济效益30亿元。
(4)首次每隔0.8公里设计踏步式出入口,方便检修,与周边景观协调设计,低碳、生态。
2、工程难点
(1)周边环境复杂、施工组织难
工程线路长、施工内容多,沿线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密集,与道路施工多处重叠交叉。项目部精心组织,细分作业面,多渠道组织调配资源,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周边建(构)筑物
(2)地基处理难、沉降控制要求高
工程位于深厚欠固结淤泥区,最大厚度达41.5m,含水率65%以上,且局部含5-10m厚的块石层。采用自主研发的欠固结淤泥处理技术,有效控制道路与综合管廊的差异沉降。创新块石层沉桩引孔技术,确保PHC桩施工质量。
项目原地貌:滩涂、沼泽
(3)深基坑施工风险高
综合管廊基坑全线开挖深度均超过-5m,最深达到-11m,施工风险高。综合管廊深基坑邻近已建新家园小区围墙,最近仅为0.5m,采用了钢板桩支护、灌注桩支护等多种支护方式,深基坑变形控制难度大,施工安全要求高。
深基坑施工
(4)大直径管道运输、安装、线形控制难度大
长距离综合管廊空间受限,加深段多,焊接量大,施工安全要求高。自主研发管道运输及安装方法,采用准密闭空间大型管道运输及安装技术,解决了受限空间管廊中管道安装作业难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工序,提高了质量、安全和工效。
管道安装
利用BIM技术仿真施工,采用工厂模块化预制,提高工效、确保质量,线形美观。
三、质量管理措施
(1)明确目标,策划先行
工程伊始就确立了以“鲁班奖”为创奖目标,编制了详尽的工程创优规划,并制定严格的项目管理办法及质量内控标准,实施亮点策划,确保工程质量一次成优。
此外,对创“鲁班奖”这一目的进行目标分解,掌握实现最终目标的前提条件,并制定计划、由专人进行落实。从而把控创优节奏,有条不紊的开展创优工作,做到时间到,节点完。
(2)加强领导,强化意识,扎实推进
该项目业主单位高度重视,全力推进质量创奖工作。项目部成立了涵盖建设及监理单位的创“鲁班奖”组织机构,强化项目创奖意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组织召开创优推进会议,认真部署实施,确保创“鲁班奖”工作顺利推进。
(3)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以规范化的管理,有效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项目部共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管理办法》、《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工程质量奖惩管理办法》、《分包质量考核管理办法》、《专项验收管理办法》和《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26项管理办法,并汇编成册。
(4)严格施工,加强过程管控
工程坚持高标准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验收“三检制”,强化工序验收,推行PDCA循环法,确保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工程质量满足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关键工序及分项、分部工程由施工、勘察、设计、监理、建设方及政府监督部门共同验收。
针对工程档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多次邀请了质量监督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人员对工程档案进行检查、指导,确保工程档案真实、有效,从而满足申报“鲁班奖”的要求。
(5)实行样板引路,首件制
对工序质量采取样板引路首件制度,统一质量标准,规范质量行为。
(6)宣传激励,营造氛围
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宣传评比活动,制作了质量宣传板报,悬挂质量条幅,增强项目人员的质量意识;开展优秀质量管理人员评选活动,树立质量行为和科学管理的标杆,进一步提升了工程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7)建立月度综合考评制度
项目部编制了《综合考核评比办法及劳动竞赛活动实施细则》,建立了项目月度综合考评制度,奖优罚劣。通过“7个大项、136个小项”的综合考评、竞赛,全方位的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
7个大项主要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财务管理和主要项目负劳动竞赛责人“尽职”管理。
(8)大力开展科技攻关
本工程推广应用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8大项27个子项,获省部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自主研发核心技术5项,其中有4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授权专利31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形成部级工法5项。
采用BIM技术对建筑结构进行模拟施工,在施工阶段模拟基坑开挖、管线安装工况,确保安全施工;对关键工序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BIM技术模拟施工
BIM获奖证书
(9)按期申报,确保申报资料准确无误
安排专人负责申报资料的收集、整理,对网上申报资料、书面申报资料组织集中会审,群策群力,力争申报资料的完美、准确。
(10)掌握迎检流程,做到有条不紊
迎检工作是整个申报工作的最后一环。项目成立了以总工程师、技术质量部门、办公室、财务部等部门的迎检工作小组,从迎检流程、PPT汇报材料、DVD录像、迎检路线等均由专人负责,做到事无巨细,确保各个环节有序、有条不紊。
四、工程质量亮点
(1)管廊模板支设方正平整、钢筋安装整齐、绑扎牢靠。
(2)混凝土结构里实外光,无任何有害裂缝;伸缩缝采用厂家定制的无接头橡胶止水带,安装位置正确,成品保护到位,止水效果良好,无渗漏。
(3)给水管道混凝土支墩定位准确、棱角分明,弧度精确、与管道贴合紧密,钢带固定螺栓外露丝扣一致,防护精细,管道精心施工,油漆完整明亮。
(4)接地连接可靠,伸缩缝“Ω”弯制作光滑,接地标识清晰、接地线敷设平整、美观、固定。
(5)管道支架边缘人性化设计安装防护套,金属排架端部使用胶皮保护。
(6)电气各类管线敷设齐整,固定牢靠,标识清楚美观,电缆支托架边缘均做防护措施。
(7)电气照明器具安装布局合理,成排灯具整齐顺直,照度明亮。
(8)穿墙套管做工精细,防火封堵严密。
(9)线路排布整齐、接线牢固可靠,盘柜安装规范、整齐美观、标识清晰。
综合管廊建成后,相对于传统的直埋管线优势十分明显: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节约城市用地约15公顷,经济效益30亿元;避免了道路的反复开挖,延长各种管线的使用寿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政供应的安全保障,增强城市的防震抗灾能力。创新了综合管廊运营管理模式,实现了“公司化运作,物业式管理”,直接促成了国内首部综合管廊地方性法规—《珠海经济特区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的出台,为国家立法积累了宝贵经验,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工程交付使用后,结构稳定,各类管线运行正常,使用单位非常满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新华社、人民网、中央电视台以及多家省级主流媒体深度报道达50余次,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工程充分体现了智慧、生态城市理念,能满足横琴未来100年城市发展使用需求,是“本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责任工程。
省、市相关媒体争相报导横琴综合管廊
(1)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一等奖2项
(2)2014年度上海市“申安杯”优质安装工程奖
(3)2014年度广东省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工地
(4)2015年度全国冶金行业优质工程奖
(5)2015年度中冶建筑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6)2015年度广东省市政优良样板工程
(7)2015年度广东市政金奖
(8)2015年度市政金杯示范工程
(9)2016年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
(10)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11)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