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档案中心工程特色及创优经验小结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深圳市档案中心(一期)工程
2、工程类别:公共建筑工程
3、工程主要使用功能:档案存储、办公、展览及对外公共服务中心。
地下室为车库、人防区和设备用房;A、B两栋主要为展厅和办公室;C、D栋首层至四层为展厅和对外公共服务中心,五层为架空设备层,六层至二十四层为档案存储库房。
4、工程规模
表 1 工程规模
建筑面积 |
92116m2 |
投资额 |
4.5亿元 |
地下层数 |
1层 |
地上层数 |
24/2、6/1、5/1 |
总高度 |
93.9m |
最大层高 |
7.3m |
结构类型 |
框剪结构 |
基础类型 |
桩筏基础 |
室外装饰 |
石材幕墙、陶板幕墙和玻璃幕墙 |
||
室内装饰 |
水磨石、石材、瓷砖、涂料、细木装饰等 |
5、承建单位承建内容
深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
6、参建单位及参建内容
深圳市华南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幕墙及外门窗工程
深圳市同大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电气、给排水、通风空调
深圳市洪涛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精装
7、建设单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8、监理单位:深圳市九州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9、设计单位:深圳市筑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10、使用单位:深圳市档案局
11、质量监督单位: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二、工程主要特色
1、开放性超前建筑设计理念
秉承开放性档案服务的理念,深圳市档案中心整体布局南向开放、馆库分离,设计理念非常先进,超前引领了当下开放性建筑设计发展趋势。四栋塔楼通过六座架设于市政道路上的连廊相连,其多元化的建筑形态既保证了档案中心的办公使用功能,又通过开放式结构道路、绿色生态空间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改善城市交通和空间分异现象,保持连续的公共空间与和谐的人居环境。
2、立面风格彰显档案特色
深圳市档案中心作为深圳市唯一的综合性档案建筑,承载着深圳的历史记忆,它应该具备一种永恒而庄重的品质。在塔楼简洁纯净的体量上以一种有序的手法雕刻出档案馆的立面机理,深深的窗洞所产生的浓重阴影呼应了档案馆的建筑性格,同时也符合档案库房自身的节能和构造要求。外立面皆以石材装饰为主,突出永恒、凝重的档案文化氛围。
3、连廊立面设计内外兼顾
连廊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和遮阳百叶,可保证内部公共空间的采光和通风要求,同时可使连廊体量得以弱化,减少对市政道路形成的压迫感。
4、地下室无梁板柱帽施工工艺控制及成型质量
地下室无梁板柱帽部位通过精心控制模板拼装质量,结构一次成型,阴阳角线条非常顺直,是本工程的一大亮点。
5、钢管叠合柱加腋暗梁空心楼板施工质量控制
本工程主要设计功能为档案存储库房,楼板设计承受荷载为普通办公楼设计荷载的6倍。既要满足结构荷载要求,又要拥有更多档案存储空间,设计采用结钢管叠合柱加腋暗梁空心楼板结构,空心楼板面积达38000㎡,结构形式新颖且规模较大,对施工工艺水平带来很大考验。
因加腋暗梁配筋非常多,且需穿过钢管叠合柱,施工中如何保证梁柱接头部位的结构性能是本工程的一大难点,过程中通过钢结构加工结合钢筋下料和施工顺序进行深化设计,并加以实施,将该难点顺利攻克,施工质量良好,结构性能得以保证。
空心楼板施工中芯模抗浮、混凝土浇捣、无梁楼板平整度控制以及天棚防锈处理都是质量控制难点。我项目联合空心板供货商对此工艺专进行技术攻关,有效保证空心楼板施工质量,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6、库房大面积水磨石地面施工质量
本工程库房均采用水磨石地面,总面积3.5万平方米,经过多方考察,选择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队伍进行施工,在施工中对基层的处理、铜条的敷设、石浆的配比、水磨的工艺以及大面平整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在轨道安装位置进行创新预留设置,为今后密集柜安装带来便利。该项施工工艺获得深圳市市级工法。
7、屋面面层整体电脑预排施工,细部亮点多
针对本工程鲁班奖的质量目标,在屋面工程按居中、对称、顺直等相关要求进行布置,对设计进行合理修改,并按排布后最佳效果进行施工,精心设计细部做法,为提高感观质量和争创鲁班奖打下坚实基础。
8、公共部分吊顶、地砖整体电脑预排施工
室内公共部分地面和吊顶施工之前,对面砖和吊顶上灯具、喷淋和风口的排布进行电脑预排,按居中、对称、顺直等相关要求进行布置,对设计进行合理修改,并按排布后最佳效果进行施工,为提高感观质量和争创鲁班奖打下坚实基础。
9、室内墙面干挂工艺精湛
大堂及办公区公共部分墙面大量采用干挂石材,无缝拼接的设计风格对施工工艺提出很高的要求,从原材的选用加工、龙骨的放线精度到安装的工艺水平都严格把控,现场石材墙面平整光洁、拼缝严密、木纹石纹路一致、浑若天成。
10、地下室管道综合布置BIM技术
针对本工程地下室管线较为复杂,且结构标高变化较多,充分运用BIM技术对所有管线进行电脑排布,详细排布好安装路线及碰口位置,安装效果良好,管线排布整齐有序,已成为本工程施工的一大亮点。
11、新型陶板幕墙干挂施工技术
本工程外立面设计大量为陶板幕墙,经深化设计选用开放式干挂施工。
陶板幕墙竖缝选用EPDM胶条封闭式安装,具有防水、防侧移、防撞三重功能。防止大量的水进入陶土板内侧,防止陶土板侧向移位,防止相邻陶土板之间碰撞。
针对整个陶板幕墙的构件和施工工艺进行技术攻关,形成“开放式陶板幕墙施工工法”,已获得广东省省级工法,并取得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
12、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安装和施工技术
本工程主要使用功能之一为档案存储,根据档案库房特殊要求,为保护存储档案,灭火系统不能采用常规喷淋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设计选用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本项目是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在深圳市初次大规模应用,该系统具有气体灭火和水灭火的双重优点,具有系统压力高(工作压力14MPa,试验压力21MPa)、水雾微粒超细的特点,极大的提高了灭火效率,且节能环保、安装维护方便。
结合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具有压力高、水雾微粒超细的特点,我们从设备、喷头的选型安装、测试、系统的开通调试等重要的几个环节加强过程的监控,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施工过程中,对不锈钢无缝管的焊接及连接工艺进行重点控制,采用内外充氩保护焊接,有效避免了管道接头位置锈蚀后,其锈蚀淤积物堵塞喷头。
三、创优体系及理念
对于本项目的创优,公司及项目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项目初期便确认了鲁班奖的最高目标,围绕着最高目标开展工作并制定了相关制度。本次创优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组织策划,目标控制,精细管理,过程检查,持续改进,重点控制。
组织策划
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公司及项目制定了相关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策划、宣传贯彻、检查总结、奖惩激励等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要求项目部按质量体系标准和公司管理目标进行施工管理,为项目评优创建合理组织环境;施工管理中,任命相关工程师负责直接管理对应楼栋相关事宜,将目标分解到各个主要岗位,明确责任。
目标控制
公司、项目部以鲁班奖为最高目标开展对本项目的分析及论证,编制相适应的进度计划目标,质量计划目标,阶段节点目标,合理运用各种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及技术措施对项目目标进行调控,以纠正项目目标的偏差,保证项目各项目标符合鲁班奖的评奖要求。施工中,样板施工先行指导,后续按照样板示例的标准进行施工、管理及检查,定立各项施工工序及工艺的样板质量目标,保证各项质量满足要求,精益求精。
精细管理
对本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任务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位参与工程建设的项目工程师都要尽职、到位,每天对项目的进度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俗话说的好,聚沙成塔,只有将每各细节都做好,由量变的慢慢积累而自然产生质变。
公司、项目部及建设单位工务署为保证项目的质量,对项目的建设要求进行精细化的施工管理,从每一个施工检验批、施工工艺、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每个涉及到的细节,都明确确定了相关的质量标准,如,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外装饰工程质量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等等,细至石材凹槽切缝深浅一致,消防箱石材暗门切割精准无破损。
过程检查
为确保项目精细化管理各项目标的实施及质量要求,施工工程中全面落实“三检”制度配合实施。“三检”制度是控制施工过程中质量形成的重要手段,检查伴随着质量的形成,并直接影响目标的质量。坚持“三检”制,工序工程操作班组完成自检合格后,将自检记录报送质检员,专检合格后该班组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当施工分项工程时,转交其他班组施工必须在质量、技术主持“交接检”,检查合格后,方由新班组开始新分项工程施工操作。
持续改进
在以上的目标管理、精细化管理及过程检查的基础上,施工过程中收集项目质量及进度产生的各项反馈内容及产生的问题,运用动态控制的方法对项目目标反馈的计划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发现项目目标偏离时采取措施进行纠偏,缩小目标偏差,避免目标偏离继续扩大。
在项目建设中,人的因素为影响系统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之一。施工的各个阶段工人施工的质量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所谓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描述的也是施工质量各阶段的变化。故需结合动态控制持续改进的方法观点进行项目管理,遵循PDCA质量管理基本方法,强调施工样板标准及技术交底,加强精细化施工质量控制,落实过程检查“三检”制度,方可达到项目目标持续改进的效果。
重点控制
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涉及结构安全及内外装饰的重点项目必须进行重点控制,该类项目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安全性能与使用功能,甚至建筑物的造型艺术效果。对于该类施工项目的实施,需提前编写专项施工方案,定制各项相关技术交底,并预判可能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提前提出解决办法;施工中对该类项目的实施进行重点监控,并利用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思想进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确保重点项目始终满足规范标准。
四、创优心得
勇于创新 精益求精
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工程技术难题,如钢管砼叠合柱结构施工等等技术难点,项目部各个工程师在公司的领导下,因地制宜的提出了多项有效的解决办法,降低了项目建设施工的技术难度。施工实施中根据图纸及建设单位的要求,不断改进施工工艺,提高质量形成的效果。
积极响应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十项新技术,其中本项目涉及的包括十项新技术(2010版)中的10大项31小项,其它新技术10项,自主创新技术11项。工程实践过程中的形成相关创新及施工工艺改进,总结形成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形成各级工法4项。
争取获奖 树立品牌
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在精益求精的要求下,使得本项目获得了良好、甚至优秀的特点。在以上创优体系及理念的指导下,项目慢慢的形成了优良的施工质量及施工示范标准,符合各项省市级、甚至国家级的奖项申报要求。从项目实施开始,分别获得了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9项,市级奖项9项及设计奖项5项。不断的获奖,渐渐的使项目具备了含金量越来越高的头衔,打响了项目及公司的品牌,使项目一步步的登上了鲁班奖的高度,此类奖项的获得,无疑给鲁班奖的申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扬长避短 广而告之
项目在申报鲁班奖的过程中,将本项目的亮点、特点发扬,申报时编写报告以亮点、特点为主要卖点,重点论述及展示该类内容,以施工现场图片的形式,直观的展示施工的质量效果及观感;在鲁班奖专家现场检查时,注重发扬优点的同时应加强个别质量短板的项目,重点整治该类问题,确保该类问题不至于对评优造成反面效果,影响项目的评选及得分。
综上所述,尽管我司及项目部在申报鲁班奖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仍然清醒的认识到本项目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纯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关的质量通病,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改进及提高的内容,我们将继续不断的改进及总结经验,进一步的增强我们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