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创优精心策划 施工质量依托科技创新
质量管理科学精细 样板引路建造精品工程
——深圳北站工程创优经验交流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鲁班奖是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获奖工程必须在安全、质量、适用、美观等各项技术指标上符合或高于国家现行标准和规范。工程设计先进合理,功能齐全;设备安装规范,安全可靠,管线布置合理美观,各系统运行良好;装饰工程细腻;工程资料内容齐全、真实有效,具有可追溯性;积极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下面我就深圳北站工程创优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大家学习交流。
一、工程简介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由深圳北站和东、西广场三部分组成,东西长950米,南北宽480米,工程分为地下二层、地上四层,主要由5号地铁站台层、国铁站台层、高架候车层、商务预留层;地铁4、6号线站厅层等组成。建筑面积59.4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3.6米。钢结构最大跨度86米,最大悬挑63米,钢结构总用钢量6.3万吨,混凝土68.6万立方米。车站基础形式为桩基础和天然基础,主体为超长无缝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混凝土楼板组合梁框架结构体系,屋盖为“上平下曲”形态的纵横双向桁架体系。
工程总造价654535万元。工程于2008年3月1日开工,2011年6月15日竣工。
二、项目开工之初,创优策划先行
项目创建鲁班奖工程是经过精心策划、严格过程控制,再加上科学管理来实现的。深圳北站工程在项目开工之初,就确定已创鲁班奖工程为目标,进行前期的创优策划工作的。总体策划和各工序施工前的策划有机结合。工程施工前期在创优规划书中提出工程创优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并为实施这个目标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如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等,以便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将目标分解落实到基层,并严格管理,严格控制,严格检验。并为各工序施工前提供针对性强,具有指导作用的各种技术资料。本工程共计编制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各专项施工方案103项、工序作业指导书94项、技术交底470项、工序要点卡片132项等技术资料,为工程创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注重书面创优策划
施工前,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各职能部门对工程创优目标进行定位,并确定实施过程中 “安全、质量、成本、工期、科技创新”等各项目标。各职能部门根据既定目标编制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操作细节,从而完成项目整体的创优规划。如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对工程各部位施工做法进行深化设计,采用图表和文字形式进行交底;负责工程科技创新技术的立项和策划等。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对项目安全、质量、环境保护方针进行细化,根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安全、质量、环境保护实施细则,确保安全生产、质量优良及符合环境保护等各项规定。
2.落实现场实物策划
项目开工之前,按照“技术先行、样板引路”的管理原则。通过对施工图纸的深化设计,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设计文件进行标记、注释,以便作业人员能完全掌握施工图纸信息,避免工程返工;根据施工图逐步编制各专项施工方案,明确各道工序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并在现场进行建立实物样板,再按照样板直观反映的对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交底,对照样板进行验收。本工程通过现场制作波浪形吊顶、站台层石材铺贴、钢拉网吊顶、站厅层石材铺贴,售票室样板间等20余项样板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施工交底,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减少了材料浪费。同时,也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3.加强人员管理策划
人员的管理策划是本项目成功的关键和核心。创优目标确定以后,项目部通过定期对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创优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行力水平;对工程质量要求做到“三高”、“三严”、“三创”,即高质量意识、高质量目标、高质量标准,严格的质量管理、严格的质量控制、严格的质量验收,以及认识上创新、管理上创新、技术上创新。
项目部围绕工程创优目标每年举办2次建筑技能大赛,这种比赛既是实践操作的比武,也是对参赛选手掌握规范、标准情况的测试,更是提升项目质量管理标准和一线工人操作工艺水平的有效途径。
4.预先做好科技创新策划
深圳北站建筑设计独具地方特色、结构设计大胆新颖、关键节点部位力系传递分配巧妙、悬挑结构及环索弦支结构等设计国内外罕见。由于建筑设计的新颖独特,现有车站建造技术已不能适用于深圳北站的建设,为了寻求适合于本工程建设的建造技术,解决工程建设中面临的设计关键技术、施工关键技术,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对本工程关键技术进行科研立项,针对本工程中的设计难点、施工难点进行科技攻关,并提前规划部署项目专利申请、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应用以及科技鉴定等工作,为后续的创优工作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项目科技创新及施工质量
由于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受现场条件限制及立体交叉施工影响,多连跨四边形环索弦支体系无站台柱雨棚结构多单元同步张拉及控制技术,超高、大跨、异形双向单索幕墙施工技术,超长、大跨、大悬挑、异形空间钢结构体系结构的拼装、吊装及卸载变形控制,大面积、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及混凝土板跳仓法施工技术,多边形筒中筒钢柱的焊接、组拼及变形控制技术及大面积组合节能屋面系统施工技术等方面,技术难点、施工难度为国内外罕见。
工程开工之时即针对深圳北站的设计与施工难题,组建研究项目组开展科技攻关,大力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混凝土、钢筋及预应力、模板及脚手架钢结构、机电安装工程、绿色施工、防水、抗震加固与监测、信息化应用等30个子项;创造6项施工新技术,形成了深圳北站的成套建造技术,研究成果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不仅顺利、成功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切实保证了施工质量,而且为我国今后类似工程施工,开发、积累了宝贵的技术支撑。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及中铁南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对施工技术、施工进度、资源配置、工程措施、场地集中统一管理等进行总体策划;各主要参建单位在统一协调安排下,分工序、时序统筹现场施工组织,交叉立体作业,协调有序推进工程顺序实施。在随后长达3年多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始终围绕这一目标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并扎实实践“高铁意识”和“精品意识”,将深圳北站当作“作品”、“艺术品”来建设,全面落实设计意图、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要求,全过程全方位加强质量控制,严把过程控制关,全面实现“一次成优”,并合理处理质量与进度、质量与安全、质量与投资的关系。
四、科学化、精细化项目管理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无论在设计还是施工上,都采用了很多国内外首创的、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及中铁南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本着以“人性化管理”为基础,以科技创新管理为主线,以高效的项目管理机制为助力,坚持“创新、安全、质量、成本、工期和节能环保”六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秉承“技术为先,样板引路”的施工管理理念,通过精湛施工技艺,铸造出百年精品工程,同时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同类施工项目管理积累宝贵经验。
自2008年5月开工以来,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及中铁南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施工总承包职能,全面提升深圳北站工程管理水平,制定了完善的施工现场生产组织管理办法,先后出台20余项施工生产管理办法,为指导现场施工生产提供了依据;总体把握施工进程,评审把关各分部的实施性施组进行,为按期有序推进枢纽工程建设提供了施组保障;充分发挥集团作战优势,积极组织内外专家进行研讨,破解技术难题,为全面组织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开工之初即对各项目部实行质量管理评比“一票否决”制度,积极主动、扎实深入、卓有成效地开展“创造国家级优质工程奖”工作;建立了三级质量管控体系,充分发挥各层级质量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监督与指导作用,推进质量工作上新台阶。通过科技创新及新技术应用的管理,对工程的创新、安全、质量、成本、工期和节能环保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实现建造优质精品工程的目标。
项目部以科研管理领导小组为核心,带领科研课题小组对深圳北站工程的创新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建设部十项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推广。编写了《深圳北站工程关键施工技术总报告》等6个科研课题,以及获得《雨棚虹吸雨水管道隐蔽安装结构》、《钢拉网锁扣式新型防风系统》等7项国家专利,11项省部级工法。
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将质量目标细化分解到施工的每个环节中。遵循“技术先行,内业指导外业,外业配合内业”的原则,加强施工技术交底,坚持样板引路制度,严格执行工序的“三检”验收,按时按序完成了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验收及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编写了《确保深圳北站虹吸雨水系统钢柱内HDPE立管安装施工质量》《提高铝型材造型吊顶安装质量》、《提高高空风管安装效率》等6项省级优秀QC成果及《超长钢结构屋面钢桁架分区卸载施工工法》、《四边形环索单元施工工法》等11项公司级工法,其中2011年《提高铝型材造型吊顶安装质量》获得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提高高空风管吊装效率》获得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
项目部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在整个工程施工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未发生任何轻伤以上事故,并通过科技创新和十项新技术的应用,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工程施工任务,降低了能耗,不但没造成周边环境污染,深圳北站的建成,对珠三角的资源优化配置、经济一体化起到巨大作用,其优雅的环境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已成为广东省标志性建筑之一。获得了深圳市、宝安区政府、龙华新区领导和深圳市民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