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我们有同一个名字叫做腾越“抗疫”铁军
连日来,山东及周边城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疫情当前,腾越建筑党委闻令而动、逆行而上,积极投身战“疫”一线,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物资、机械等资源,紧急驰援淄博市方舱医院及方舱隔离点建设,与病毒进行“生死时速”。
腾越建筑援建团队
短短3天,腾越建筑共计完成30间隔离房内淋浴间、洗手池的水电管线铺设;约100间隔离房的设施装配工作;约200间隔离房的后续清理工作,并将防疫标准、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确保建设完成后能立即投入使用。
援建队伍报名誓师
在整个援建方舱医院中,腾越建筑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筑牢抗疫防线!
挺身而上:防疫前线做先锋
郑群所在的腾越建筑山东公司淄博凤凰星著项目是距离方舱建设点最近,也最有实力的一个项目,接到公司紧急援建方舱医院任务后,郑群主动请缨,积极参与组织援建人员任务,并在当天12点前与首批援建队伍汇合,紧急投入现场水电安装施工任务中。
郑群带领的水电班组
郑群说:“我在现场带领的是水电安装队伍,负责方舱医院内的水电安装。每天7点开始干活,中午休息一下,下午接着干。因为疫情不等人,后来大家忙起来也顾不得吃饭休息了,开始加班加点的干,第一天我们就忙到凌晨三点。”
3月的淄博,夜间气温低至零下,天气虽然很冷,但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为了又好又快的完成任务,郑群先盘算了现场的供应材料并研究了施工图纸,做到心中有数。他发现每间房的用电铺设、卫生间的排水管道的走向都是非常相似,但他没有放松工作,而是亲做指导,帮助水电小组的工人尽快熟悉建材安装,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
郑群的工作是在第三天结束的。来之前虽然说不怕,但他没有告诉家里人,结束后他才给家人打了电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是建筑人也是党员,现在到了为国家出力的时候了,必须上”。
巾帼须眉:抗“疫”撑起半边天
“请把这箱水搬到休息室”
“这边准备好了泡面,请大家排队有序领取。”
接到公司援建淄博医院通知,淄博凤凰星著项目95后青年党员、助理工程师(材料)程晓蕊,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带领后勤团队走上一线,积极配合援建队伍开展后勤物资准备工作,协调食品、饮用水、口罩等保障性物资的供给。凌晨1点她顾不上休息,逐一为现场深夜抢工工友准备泡面,工人到哪里她就走到哪里。
“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
现场施工强度大、任务重,照顾好援建队伍的衣食住行是我当下最重要的任务。”程晓蕊讲道。
“请大家做好防护,佩戴好口罩”
“没有佩戴口罩的工友到前面来领取”
她响亮的声音在援建现场此起彼伏,同事亲切的称呼她为“疫情防疫小喇叭”,而她嘹亮的嗓音也在一遍又一遍嘱咐提醒中,变得逐渐沙哑。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办公室内灯火通明。凌晨2点,程晓蕊还在加班加点清点第二天的供应物资、登记造册人员信息等工作,每天微信步数超3万步已是她的常态。
忙碌工作的程晓蕊
程晓蕊说:“三天的援建工作,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以让我感受到疫情当前,自己身为党员肩上的那一份责任与担当。”
铁军风范:平凡岗位显担当
刘晓冬是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老党员,援建过程中,为了第一时间处理现场问题,他吃住在现场,带领团队负责组装舱内淋浴间,整理线管,水管,电缆等工作,频繁的穿梭在现场与材料堆场,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却表露出一位极有耐心与执行力的工程师形象。逐间逐项的进行安装与检查,不遗漏每一个关键部位,在确认舱内设施和管线符合建设标准后,又投身到后续现场清理工作中。
刘晓冬与搬运建材的同事
在方舱医院援建的现场,刘晓冬除了兼顾繁重的安装和检查工作,还是大家的“老大哥”。“现场有位同事在检查窗户安装时,不慎夹到手,他见状赶紧带人去就医消毒,包扎伤口,让他放心。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他润物细无声。”刘晓冬的同事讲到。
和援建团队中的其他成员相比,他的年纪要大一些,但作为团队的老党员,刘晓冬十足的干劲儿一点也不比其他人弱。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年轻同事。
刘晓冬说:“这次援建淄博医院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在我们团队不懈的努力下最终顺利完成。看着医护人员和隔离患者顺利入住我们建造的窗明几净的隔离间,感到无比自豪。”
从2020年初紧急援建佛山市四医院新冠肺炎疫情医院,到参与淄博市方舱医院及方舱隔离点援建任务,腾越铁军们始终用责任与担当筑起一道道抗击新冠疫情的防火墙,用攻坚克难、无悔付出,为全国疫情狙击战贡献腾越力量。
(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