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赤心惟报国 中建深装党员突击战“雷火”!
(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提供)
疫情在前,刻不容缓
中建深装,央企担当
党员先锋,突击“雷火”
共克时艰,战“疫”必胜
为防控疫情,武汉雷神山、火神山两座医院火速建设,中建深装展现央企担当,火速驰援建设一线,党员先锋主动担当、身先士卒,不惧困难、勇敢逆行,带领千名工友兄弟一同为武汉打造“生命防线”。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国家需要,人民需要,他们都义无反顾,向前走、不回头。他们,是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
我报名,我要参加!
1月30日接到驰援雷神山医院建设紧急任务后,中建深装武汉分公司在党支部群里发出号召,党员同志踊跃报名,很多普通员工自愿放弃休假加入其中。项目成立雷神山医院内装项目临时党支部,组建了数支红细胞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紧接着,2月1日凌晨4点再次接到驰援火神山医院建设的紧急任务,连夜组建项目团队,由党员同志带头,组建红细胞突击队迅速投入火神山医院建设。
2月1日下午14点,中建深装幕墙分公司临危受命,仅仅用了三个小时,集结人员并成立火神山医院项目党支部,组建了红细胞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在分公司党总支书记江益带领下,项目团队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博弈,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党有号召,我有行动。”至此,中建深装共有97名管理人员,千余名工人参与到雷神山、火神山两座医院的建设中。
看那高高飘扬的党旗!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庄严的宣誓声中,他们重温着自己入党时的热血誓言,97人的项目管理团队中,有33名是党员,另外还有2名农民工党员,雷神山、火神山医院2个党支部,近10支组建红细胞突击队、青年突击队,10余名党员先锋岗,激励项目团队和工友兄弟们全力以赴、冲锋在前、共克时艰,全力投身建设一线。
打仗就是打后勤、打“粮草”,特别在春节施工、交通封闭这个节骨眼,物资转运、劳务配给异常困难,中建深装由公司、分公司两级牵头广泛调配各区域劳务队伍冲上一线,物资团队24小时随时整装待命,联系厂家、确保供应及时,保障施工效率。
同时,由项目临时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党员先锋岗各带领一支突击队,划分责任区,制定车轮战作战计划。红细胞突击队发挥主力军作用,成立20人指挥协调小组、10人宣传督导小组、12人安全管控小组和8人后勤保障小组,以党员为组长划分党员责任区,形成了“指挥—督导—管控—后勤”的科学管理模式,贯穿于生产施工的每个环节。
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一线,飘扬在中建深装每一名党员的心中。他们的勇敢让我们敬佩,他们的坚守让我们感慨,他们的故事让我们动容。
“冷漠”爸爸——刘铖
2月1日晚上10时许,在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刘铖亲自上阵指挥的隔离病区首个完整病房样板正式完成,给项目吃了一颗定心丸,接下来就是依照样板流水作业。他马不停蹄,随即又转战火神山医院现场,在1、3、4号楼穿梭奋战、临场指挥。2月2日凌晨4时,他接到妻子产房电话;清晨5点10分,指挥长的孩子顺利降生。在项目上历经风雨磨难的这个英雄般的男人,眼睛一下就湿润了,但心里的干劲也更足了……简短的陪伴后,他又迅速开赴到紧张的施工一线中去了。
“倔强”勇士——胡强
接到分公司指令后,他不顾家人劝说,不怕前方危险,第一时间赶回武汉。然而他一番“折腾”,辗转村委会和镇政府,经过通城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特批,才得以奔赴火神山医院项目。进场后,他负责管理人员和工人调度,建立总协调机制,避免因为现场抢工造成的管理混乱。同时,在做好抢工的同时,他也随时关注进场管理人员和工人的身体状态,督促做好全员体温测量工作。丢下仅6个月的小孩和老婆在老家,倔强的他说,“看到分公司员工的积极响应,尤其是一些女同胞报名,作为一名党员的我,还有什么犹豫的,应更加勇敢向前,只要万众一心,我们有信心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铁人”大哥——马开前
他用沙哑的声音安排着工作,向记者介绍着工程进度,关注着每一位工作者的进度与安全。他已经连续工作了五天,每天睡眠时间不足两小时。由于长期跟同事讨论方案,跟工人交底部署,现场太忙顾不上喝水,他到达项目的第一天下午嗓子就完全沙哑。即使这样在同事劝他休息时他总是说:“我没事,你先去喝口水,这儿有我盯着。”正因为这样,他被大家亲切地叫做“铁人”大哥。当记者谈到他有什么想对镜头前的大家说时,他总是推脱说道:“没什么好讲的,我是一个党员,不想上电视,不想当英雄,更不想做网红,我所做的都是我该做的,只想疫情早点退散,帮助武汉恢复原来的样子。”
最严“检查官”——刘建华
接到驰援通知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出门前,两个小孩分别给了他一个深深的拥抱。刘建华所做的工作就是对病患区、负压区、医护区的密封性进行检查。“如果密封不严密,就有可能导致我们的解放军医护战士感染的风险”,在刘建华的带领下,全体管理人员对三个区域(即病患区、负压区、医护区)密封性再三检查,确保三个空间独立不串通。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使命,作为一名建设者,现在所做的就是让我们的工程经得起时代、历史的考验。他在用实际行动向孩子们诠释着什么是责任和担当。
逆行“患者”——谢超
在接到建设火神山医院项目的任务后,他的爱人在获悉情况后坚定的选择站在背后支持,“你放心的去吧,家里一切有我。”已经有11年党龄的他第一个报名驰援。2月1日14点接到通知,15点他出现在了火神山医院,对接总包两个标段四波人员,交付我司负责的多是时间紧任务重的突击任务,他负责所有的对接协调工作。第一天他通宵达旦工作,第二天晚上仅休息三个小时便立即披甲上阵了。连续高强度的沟通协调,已经让他的嗓子严重嘶哑,说话非常困难,每天的持久行动,让他的双脚磨出了血泡,即使声嘶力竭,也要每天拨打上百个电话沟通协调;即使疲惫万分,也要坚持一线奋战。
正能量“小夫妻”——刘博文
女友王婧怡在武汉中心医院第一线战场救治病人,男友刘博文在雷神山医院驰援建设,负责对外的物资运输协调和供应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刘博文虽只是入党积极分子,却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遇到困难险阻冲得比党员还前。这对正能量的情侣就这样,在本该喜庆过节的日子,在不同的战场,发起了一样的冲锋。正如刘博文所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更何况党有号召,我就得有行动。今年虽然没有见成父母,但相信他们一定会为我们自豪!”
工地“老红旗”——叶章华
他是受人爱戴的大家长,他也是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他更是模范带头的顶梁柱。他,就是有着20年党龄的农民工老党员——叶章华。当听说他常在的中建深装要参与雷神山医院建设,他眼里噙着泪水说道:“可算有机会去到一线参与建设了”。随即,他号召儿子、侄子、女婿一家6口驰援武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村里的老党员,叶章华有些声望,算是村里的“老红旗”了。当村民听说“老红旗”一家6口要前往建设一线支援,很多人主动找叶章华报名加入,最初势单力薄的6口之家,壮大到71人的队伍,随即开赴武汉。在工地,今年52岁的叶章华总是抢着最重最累的晚班活干,带领大家伙儿一同用行动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他儿子叶挺说:“我家老头子啊,看这个党员身份看得比50多岁老头身份要重,也不担心自己的身体。不过,我为他感到自豪,我从小到大一直把他当做我的榜样!”
我是党员,我先冲!
党旗高高飘扬,暖流心中涌动。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在这个困难的时期,他们没有退缩,因为他们有着一腔热血,心里有着自己的信仰,脚下就有无比的力量。
项目总指挥 刘铖:作为项目总指挥,作为一名党员,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冲在大家前头,我的孩子这两天刚好出生了,我也要给他树立一个好爸爸的榜样!
项目工长 梁晓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要自己能干的就要带头冲锋,这不仅是一名党员的职责,同时也是深装人的使命!
农民工党员 叶章华:有什么怕的,我不怕被隔离,我也是党员哩,这心中啊有信仰,脚下就有力量!
中年党员 周佳顺:战“疫”一线,舍我其谁。我是党员,这种关键时刻就应该站出来,冲上去!
青年党员 何伟:很自豪参与到火神山医院攻坚战斗中,这是我的使命和职责所在,也是我最荣耀的时刻。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又是一年元宵团圆时,本该在家团圆的他们,放弃与家人共度佳节,毅然坚守在战“疫”一线。他们携手并肩,与其说是团队,其实更像是一家人,他们共同奋战,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党的光辉照耀心中,他们用行动阐述着自己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无私奉献。无惧寒风刺骨,无惧艰难险阻,他们心中有党,心中有人民,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再重再难也毫不退缩。他们,就是共产党员,铁骨铮铮的中国共产党员!
英雄逆行,党旗飘扬
患难与共,有难同当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我们坚信,有爱就会赢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